人心到底有多恶?
有多冷漠?
01
在这之前,我只在鲁迅的文章里见过。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一场如同看戏般围观砍头的场景,使得鲁迅毅然弃医从文,该用笔杆子来抨击民众冷漠无情的心,并立誓要改变同胞。然而,当昨天笔者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时,笔者的心再次感到鲁迅先生的洞察力超越时代。
6月20日15时,甘肃庆阳西峰小十字丽晶公寓8楼的墙外小平台上,一名年仅19岁的女生从台上纵身跳下。随着少女身影的落下,楼上响起的是营救她的消防小哥撕心裂肺的哭声,楼下响起的是一群看客们的轰然大笑声。
要有多么的冷漠无情,才能在他人轻生之时不但不予援手,反而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当做一场表演,藉以娱乐自己的心情?
要有多么的冰冷自私,才会将他人的生命当做一场戏剧,并在他人的伤疤上肆意撒盐?
跳楼的女生李依依在被营救的期间,抵抗的情绪十分强烈,以致于铺设气垫、升云梯的操作只能在女生的抵触下停止。
她在受到老师的猥亵后患上重度抑郁症,几度自杀未遂后她再次爬上了高楼的平台,并在朋友圈留下了遗言与这个世界告别。就在消防小哥不断地心理疏导与女孩的犹豫不决之间,楼下的围观人群越来越多。
可是万万没想到,接下来出现的是这样令人震惊的一幕。
围观人群当中有陌生人,也有她的同学,却没有一个人去劝阻她。有的是什么?
鼓掌的,叫好的,起哄的,怂恿的,嘲讽的……
有人说:“怎么还不跳?”“你倒是快跳啊!”“在那里犹豫什么?丢不丢人?快跳啊!”
有人拍照说:“尼玛,为了等你跳下来,我在楼顶晒了一个小时的太阳了。”
有人发朋友圈说:“快跳么,看完你跳楼,我还要去接娃娃了。”
更甚有人上快手打开了直播,将女生最后的挣扎当成了一场娱乐。
李依依跳下后,消防小哥趴在平台上嚎啕大哭。与之成为正比的,是楼下围观人群的嬉闹声。对他们而言,他们只不过在炎热的下午抽个一点时间,看了一场以悲剧结尾的“电影”。
无论是“电影”的剧情,还是眼前的主角,他们都不在意。因为这个人、这件事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要的是主角最后如愿跳了下来,这样他们才能在百无聊赖的生活里增加一点刺激,才能对别人炫耀:“看,我亲眼见证了这一幕,参与到了其中。”
是的,他们参与到了其中,成为了推李依依下楼的助力;成了背负着一条人命的丑陋的灵魂。圣经说:“杀人是罪”,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杀人,但却在杀人上有份,在上帝面前一样罪不可恕。
02
多少年前我们还在抨击“见死不救”。指责他人遇到倒地老人不扶,谩骂他人对弱者不施与同情……然而今天,比“见死不救”更可怕的,是对寻死之人的鼓励。
这群冷漠到令人不寒而栗的看客们,别人的自杀跟他们无关;别人的生命只是助他们寻求刺激的一种方式。甚至在自杀者终于纵身跳下时,他们会大声叫好,大声夸赞。
我们是否想过?不管自杀者出于什么原因想要自杀,她们总是经历过常人无法想象的绝望与痛苦,他们走投无路才出此下下之策。
也有可能她们内心深处其实并不真的想死,她们只是太过黑暗和无助,没有别的出路……只是这些冷漠又无情的看客们的起哄与嘲讽,在她们的身后推了一把,将她们最后一点点的求生念头给生生掐灭。
圣经上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
“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罗3:13-17)”
事件发生后,笔者的朋友发来消息说:“见过人心的恶,却没有想到会恶到这种地步。”
是的,笔者不想说,人与人之间的对比,有时如同人与畜生的对比,因为说出来感觉都侮辱了“畜生”二字。看上帝创造的动物,反而更加正直、富有同情心。然而,堕落的亚当的后裔却在罪恶的路上愈走愈远。想一想,一个生命的逝去,围观者难道不该表现出焦急、同情、担忧吗?看到有人轻生,难道不该是劝慰、拦阻、帮助吗?
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今天跳楼的人是自己的父母、配偶、儿女、亲人……我们是否还能拿着手机站在楼下嘲笑讥讽?还能起哄让她赶紧跳下来?
那留言说“看完跳楼要去接娃”的人,笔者真的很想知道,这样的家长教出来的孩子,会拥有怎样的人性和道德观?将来他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跟他一样冷漠无情?
我们不鼓励轻生,但面对轻生者,我们更不该鼓励;对于受苦受难的人,我们需要给予同情和帮助;对于经历过苦痛遭遇、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我们要施以援手。
李依依事件拷问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在这一起起的见死不救的事件当中,能看到堕落人类灵魂的麻木、丑陋与扭曲。
03
然而“见死不救”仅仅只是这一例吗?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两岁的女童小悦悦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碾压了两次后,又被一辆小型货车碾压。短短七分钟内她的身边经过十八个路人,却都不闻不问冷漠走过。直到最后她被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抱到路边找到她的妈妈,送入医院。可为时已晚,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同年10月24日傍晚,一名男子爬上浙江平湖市世纪商业中心5楼的栏杆外,欲要跳楼。救助人员赶到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底下围观的人群中竟有人大声喊:“你跳吧跳吧,想想你也不敢跳。”好在后来被及时制止,男子被救了下来。
……
等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当然,这样的事件也不仅仅只是发生在中国。
一位叫凯西的美国妈妈曾写一篇文章:《自杀怂恿:他们为我孩子的跳楼而欢呼》,里面就提到,她的儿子因为罹患心理疾病,在心理混乱的情况下爬上一座建筑的六楼窗台企图自杀,楼下围观了过千的民众,并在黄昏时喊“跳啊”、“这么久不跳,没劲!”等语,导致她的儿子最终跳下了窗台身亡。
人性里面的罪,在哪里都一样,而“自杀怂恿”是人性堕落到极致时的一种表现。
李依依跳楼事件就发生在数日前,炎热的夏天,却令人感到打从心底里的寒冷。
网上说:“不是因为世界太黑暗,而是由于人心太难测。”谁敢保证自己没有软弱的时候?谁能保证自己有一天不会需要别人的帮助?当我们有一天也站在弱者的位置上需要他人的援助时,他人的冷漠与无动于衷,我们是否能够经受得住?
如果每个人都成为了冷漠的看客,在被人患难、痛苦时发出哄笑和嘲讽,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光明和盼望呢?剩下的不过是无穷的黑暗而已。
不要把别人的悲惨当成一场娱乐,把别人的生命当成一次表演;不要让自己的良心沉沦到深渊,不要让自己的人性变得麻木不仁;我们的快乐不需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小编昨天在看到这个心痛的人血馒头般的事件时,唯一感到温暖亮色的是不久前来自河南黄淮学院的女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临别赠言。她说:
○ “请坚持你们的原则和底线,不被浮华所惑,不为功利裹挟。”
○ “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
○ “大胆扶起摔倒的老人,以暖心之举驱逐冰冷麻木。”
○ “人生着实不易,宽容别人,也是在照亮自己。”
社会太现实,人心却不能太冷漠。
小编愿这样的教育者更多,愿这样的声音更洪亮,愿社会被更多正能量充满……
虽然良善总被辜负,软弱总被欺负;虽然常常被教导“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世界看上去很凉薄,但我们不能丢了善良,不能失去人性的底线,不能将真诚变成套路。因为我们也被教导“害人之心不可有”,也曾背诵“人之初、性本善”……
愿我们都能谨守本心,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做坦坦荡荡、问心无愧之人。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